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专题专栏 两学一走文章内容

五大革命圣地巡礼

井冈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簇瘦小的火苗,在风中摇曳着

东倒西歪,仿佛风再大一点

就可能随时把它彻底熄灭

(若此,古老的中国大地又将陷入漫漫长夜)

红旗到底能打多长

这沉重的话题,在私底下悄悄流转

红旗下的那群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眉头紧皱

 

在井冈山,在茅坪,一座小小的八角楼中

一位身形同样瘦削的大个子青年

指缝中夹着劣质的纸烟

他长久思索,彻夜难眠

血雨腥风岂能是人间正道

透过八角形的天窗,他目光如炬,意志如铁

仿佛依稀,他看到一艘露出桅尖的航船

                    一轮喷薄欲出的旭日

                    一个孕育成熟的胎儿

他挥笔如椽,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雄文一出,中国革命有了前进的理由和方向

 

遮天蔽日的黑夜,从来不是铁板一块

这微弱的光,犹如地火一般

在最贫瘠的乡村,在城市里的下只角

在不被重视的地方蔓延  分孽

呈几何式的裂变  扩展

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瑞金:吃水不忘挖井人

 

那眼红井,深嵌于赣州瑞金的腹地

如一枚红方印,钤在中国革命史的扉页

井水潺潺,终年清澈

诉说着一个流传己久的故事

 

有女莫嫁沙洲坝,天旱无水洗头帕

瑞金沙洲坝的村民们生活过得慌惨淡

祖祖辈辈宁肯肩挑手提一罐罐黄泥汤

也不敢掘土淘井去得罪旱龙王

 

终于有一天,从井冈山下来了一群汉子

其中一个湖南长沙口音的大个子

看到村民饮用的都是汪塘里挑来的肮脏的河水

就有了这样的对话:老乡,这水那么脏,能吃吗

你们不能打口井吗

老乡说:我们不能得罪旱龙王,这是天命

大个子说:我是共产党员,信革命,不信天命。

我帮你们打井,如果旱龙王要怪罪,让他怪罪我毛泽东好了

 

于是,几天后的一个早晨

毛主席选择一块油草丰茂的湿地

用锨挖起了土,他的战友们纷纷赶来

挖的挖,抬的抬,干得热火朝天

老乡们听到消息,从村里涌来帮忙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口深井很快就挖成

并砌起了低矮结实的井圈

这井水清冽甘甜,冬暖夏凉

从此,乡亲们吃上了干净卫生的井水

 

毛主席挖井的故事口口相传

后来,这口井被叫做红井

有人在井边立了一块书卷状的石碑

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

              永远怀念毛主席

 

 

遵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

毛泽东提出两个关于枪的著名论段

党指挥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可是,这个用兵如神的东方伟人

一生中佩枪的时间却屈指可数

 

在遵义,一条山路走到了分岔口

选择向左或向右,都将改变历史的走向

于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遵义

召开了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

从此,毛泽东站在了舞台的中央

从此,多灾多难的中国有了第一代核心力量

 

屋檐下,辣椒红了

革命者走路带起的风

掀开了古老史书的最后一页

真理与实践紧密拥抱,暗夜将尽

毛泽东以笔作枪,刺破了东方厚重的天幕

 

给苦命的人水里放点糖

让迷惘绝望的人眼里有点光

遵从道义,撒播希望

遵义,这座彩云之南的边陲小城

因缘际会,在最危险的时间点上

挽救了工农红军

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延河水,宝塔山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小米饭,大红枣

想起来肚子咕咕叫

 

白羊肚手巾黑羊皮祆

再美美不过羊肉泡

 

土窑里生来土窑里长

陕西的黄土里埋皇上

 

革命的理想大于天

毛主席在陕北十三年

 

不要慌啊不要忙

大麦小麦都上场

 

羊羔羔有小不愁大

革命的队伍日益壮

 

打土豪斗劣绅

翻身的农民把地分

 

杨家岭南泥湾

解放区的光景赛江南

 

瓷窑沟啊碳窑沟

延安的窑沟数不完

 

军爱民来民拥军

军民鱼水情谊深

 

团结一心打日寇

兄弟阋墙外御辱

 

打完日寇谋建国

毛主席重庆去谈判

 

双十协定墨未干

胡宗南率兵打延安

 

转战陕北整一年

毛主席山沟里兜圈圈

 

胡宗南忙得团团转

外面的世界变了天

 

留住青山有柴烧

革命胜利咱回延安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一个小山村,如果不曾被某段历史深情眷顾

或许还将藉藉无名,只是童年的你我

嬉戏打闹的梦里老家

而西柏坡,这太行脚下滹沱河畔的一个平凡村子

因着聂荣臻老总和少奇书记的几句对话

注定成就了一段传奇

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一部电话,两张地图

三套简单的桌椅

四间不足七十平方的小平房

中共中央赫赫有名的五大书记

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意气风发运筹帷幄

土改会议和七届二中全会相继召开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

当战争的硝烟散尽,新中国的曙光

己在古老东方冉冉升起

 

洗去百年耻辱,砸烂千年尊卑

从西柏坡的一棵梨树开始,我们从此站立不再分离

历尽艰难险阻,冲破枪林弹雨

到北平城里的枫叶如丹,我们己百炼成钢无惧风雨

 

西柏坡,东柏坡

李家庄,张家沟

正是这散落在中国大地无数个平凡的村子

汇聚起长矛短刀鸟铳兽枪的力量

农村包围城市,从井冈山到西柏坡

新中国从这里一路走来

从筚路蓝缕走向最初的荣光



上一篇:回顾历史 精神传承 铭记历史 奋发前行 下一篇:从“四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前行力量